“这个竹篮子是怎么编出来的呀,也太神奇了吧?”10月16日下午,谈桥村社区学校教室里传出阵阵欢笑声,原来是谈桥村社区学校正在开展非遗竹编主题活动。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竹子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在中华大地上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竹编产品不仅绿色生态环保,而且文化底蕴丰厚,还有观赏性和艺术价值,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开发和传承。
现场,谈桥村的竹编手工匠人生动展示传统竹编技艺,只见一条条篾片在“一压一挑”上下翻飞之间,在“一经一纬”纵横交错之中,一件件竹编工艺品就在他们的手中渐渐成形,小朋友们对竹编制品以及竹编工具充满了好奇,并体验了用手动摇蔑机分片,收获自己亲手摇的篾片。
在随后的亲子动手操作环节活动中,大家跟着老师学习用竹篾编织小船。平铺、穿插、绑绳、修剪……从未接触过竹编的小朋友们感到十分新奇,在爸爸妈妈的协助下,纷纷动手尝试,一双双稚嫩的小手略显笨拙,但却认真无比。不一会儿,一艘艘竹编小船就诞生了。“老师,我的小船做好了,是不是很好看?”孩子们举着手里的成品向老师“炫耀”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通过举办本次“竹香溢满非遗路,风吹竹编敲秋韵”主题活动,既让非遗传承和劳动创造的种子扎根在小朋友心中,又让古老的竹编技艺因为传承焕发出新的生机。
(袁花社教中心金鑫浩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