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多部门对长安镇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开展走访调研工作

2月23日下午,海宁老年教育资源整合走访调研工作,在市老干部局沈虹星局长的带领下,走进了长安镇虹桥社区。参加此次调研工作的还有市老干部局施海生副局长、市教育局金新宇副局长和职成教科蔡瑜科长,以及老年大学赵晴主任和卫健王智敏副科长。

调研组首先在虹桥社区书记何建石的带领和介绍下,参观了虹桥社区经过改建以后现有的各个可以开展老年教育的相关配套教室。从目前的安排来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开设了毛笔教学的书法室、红色观影与合唱教学可用的阶梯教室、还有棋类活动室,以及社区比较有特色的旗袍队,参加培训的多功能教室。

接着在社区会议室,长安镇党委俞吉俊副书记,从长安镇老年人的基本情况、长安镇老年学校的现状及长效开展老年学堂教育的设想,向调研组做了汇报。截止2022年底,长安镇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约2.5万人,占户籍人口比重25%。聚焦现代社区建设“一老”服务需求,依托镇党群中心和文教中心两大阵地,长安镇在海宁市老干部局的指导下于2022年9月正式揭牌成立海宁市首个镇级老年学校老年学校占地400多平方米,拥有书画室、舞蹈室、烘焙室、手工室、多媒体教室等专业教室十余间。2022年秋季班、2023年春季班分别又开设了7个班,分别是太极班基础班和提高班、瑜伽班、汉服形体班、中国舞班、书法班、越剧班,共吸引400人次老年人报名。对于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在所辖的村、社区办好相应的老年学堂。要积极地挖掘本土的师资团队,要广泛的发动老年学员参与。利用好文化礼堂和文化家园,办出自己的特色。另外在资金保障方面,镇里和村、社区也要积极筹措,争取把老年学堂办的更好,要丰富“老有所学”的内涵,增强“老有所乐”的效果,开发“老有所为”的潜力,让每一位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之后,长安成校张鸿杰校长,也提出了老年学堂团发展的想法,面对在农村开展老年教育,他的学员参与率可能相对要低一些,如果每个村都开雷同的班级,势必会造成学员数量不足的问题,那么可以在相邻的村和社区,开设不同的专业,这样既避免了雷同,又能让老年学员能比较就近的入学。

沈虹星局长在听完汇报后,也对长安镇在老年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赞许。同时也勉励说要把老年教育工作做到农村去,要做的更细,要让更多的老年人获益。现在从海宁市看,长安镇的老年教育还是走的比较前面的,今后,长安镇的老年教育还在嘉兴争取获得示范的称号。

通过本次调研工作,统一了老年教育要走进村、社区的思想,也分析了要办好老年学堂所面临的困难,但不管怎么样,要深入开展老年教育,要丰富“老有所学”的内涵,增强“老有所乐”的效果,开发“老有所为”的潜力,让每一位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晚年生活,这是我们社区教育人的共同心愿。(长安社教中心 沈云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