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4月20日下午,周王庙镇联民村社区学校以“书香与乡土共生”为理念,依托乡镇社区教育资源,将阅读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礼堂读书日”活动。20余名乡村儿童在家长和社区志愿者的共同参与下,通过“乡土文化+阅读实践+食育体验”的创新模式,在书香与花香交织的礼堂中,感受阅读与生活的紧密联结。
一、乡音童谣开卷,阅读扎根乡土
“炒黄豆、炒蚕豆,噼里啪啦翻跟头……”活动以海宁代代传唱的食育民谣叩开阅读之门。孩子们手拉着手,在“噼里啪啦”的节奏中模拟翻炒动作,将方言韵律转化为身体记忆;《春·有兽焉》绘本共读环节,翠绿的蒜苗被搬上讲台,孩童们即兴创编“摘蒜苗,炒蒜苗,吃了蒜苗长高高”的童谣,引得家长连连鼓掌。“把蔬菜从田埂搬进故事里,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家长们笑道。
二、沉浸阅读打卡,文字照进生活
转入沉浸阅读环节,礼堂书屋顿时变成了一片静谧的海洋。孩子们或蜷在角落里,将书本举过头顶细细品读;或趴在地垫上,小腿在空中欢快地晃荡;更有三两个小伙伴并肩倚着书架,共同分享一本书。十分钟的阅读时光里,翻动的书页声与窗外的鸟鸣交织,构成了一曲动人的春日交响乐。
阅读结束后,孩子们通过互相介绍故事,获得一枚阅读能量币。
三、书香换得蔬香,阅读反哺成长
活动尾声的"阅读市集"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在摊位前排起整齐的队伍。“我要用《成语故事》换那个小南瓜!”“两枚阅读币就能换黄瓜吗?”此起彼伏的童声中,知识完成了向劳动价值的诗意转化。当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咬下用“阅读能量币”换来的水果黄瓜时,他惊喜地发现:“书里的味道和真的一模一样!”海子的诗句“做一个幸福的人,关心粮食和蔬菜”在这一刻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让书香伴着稻香,让童谣和着潮韵,这才是乡村文化最美的样子。此次“我在礼堂读好书”活动,以食物为媒介,以童谣为纽带,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阅读的种子。当夕阳的余晖洒在孩子们怀抱着蔬菜和图书的身影上时,我们仿佛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延续的希望。
让我们的孩子在翻动书页时听见泥土的呼吸, 在吟唱童谣中触摸文化的根系,这个春天,与文字共生长!
(周王庙社教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