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慧的火花在指尖绽放:“一老一小”串成潮城最温暖的风景线

“一老一少”,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关乎千家万户百姓的福祉,也是基层社区服务的重点。如何解决“代际沟通”障碍,破解“老少共学”难题,实现“祖辈亲情共融”目标,是困扰基层社区的难题。近日来,海宁市“老少共学基地”首次在海宁潮学通终身学习平台上线三门以动手益智为特点的实践技能课程(魔方、剪纸、珠心算),供全市各村(社区)线上约课。海宁市“老少共学基地”是由浙江开放大学海宁学院(海宁市社区学院)创建,2025年基地获评首批“老少共学”基地。基地以服务“一老一小”为对象,已开发魔方益智培训、智慧珠心算、控情剪纸三门课程,建有“潮魔坊”“潮智阁”“潮珠趣园”等专用功能教室。

一、老少“同乐”玩魔方

南关厢社区魔方课堂上,60多岁的奶奶手握魔方笨拙转动,刚上小学的孙女儿则耐心讲解复步骤,祖孙俩的互动引来阵阵掌声。"以前总觉得魔方是小孩玩的,现在和孙女儿一起学,才发现乐趣无穷!"奶奶笑着说。在参加海宁开大(海宁市社区学院)的祖孙共学课程后,小孙女从基础层还原到十字架定位,一步步带奶奶入门。

 “魔动社区”少儿益智公益培训项目是海宁学院“老少共学”基地核心课程。在林小英老师的魔方教学团队持续努力下,基地已开发魔方教学纸质读本、教材、系列微课、游戏闯关等线上线下优质学习资源;常年持续开展培养魔方讲师训练营培训和魔方课程进社区活动。

二、老少“同心”学剪纸

“平时忙家务,很少有机会这样静下心来专注地陪孩子做一件事,”参与活动的祖辈家长徐女士感慨道,“看着她认真学剪纸的样子,感觉特别温暖。这种既能感受传统文化,又能和孩子一起动手完成作品的活动,真的很有意义,感觉和孩子的心更近了。”

非遗剪纸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在潜移默化中让家风插上剪纸艺术的翅膀。学院沈凤飞老师常年深耕剪纸技法,并将正念减压融合进剪纸过程中,让祖辈亲情在轻柔地对话中流淌出温度。开发的《“一老一小”控情剪纸》课程今年7月在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空中课堂”展播。 

三、老少“携手”拨算盘

“珠算是中国的传统智慧。学习珠心算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数字计算能力,还可以辅导孩子做数学题。”西山社区老年学习者表示,“在与孩子的共同参与和学习中,能够体验传统珠算的魅力,享受智慧的传承,增进亲子关系”。

学院钱竹影老师以口诀“珠码手指操”、指法“大拇指加食指 ”等朗朗上口的儿歌引导孩子们熟练操作算盘上的算珠,让孩子们对珠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真地跟着老师拨珠、听算。

据了解,从710日—810日,海宁市“老少共学基地”为全市38个社区及单位送课107次。相信,在未来海宁学院“老少共学”基地将会开发出更多的特色课程和举办线上线下丰富的学习体验活动,为潮城海宁老少共学其乐融融做出“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