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沃野结绳庆丰收 趣织蚕网话共富”,由周王庙镇文化站、博儒桥社区和成校联合举办的周王庙镇搓草绳织蚕网比赛在博儒桥村文化广场举行,来自全镇14个村(社区)的28位蚕娘蚕农纷纷晒出自己的好手艺,参与这场传统技艺的较量。
“蚕熟半年粮”,以前海宁农村家家户户养蚕,而搓草绳、织蚕网是养蚕必需的一项农活。比赛现场,蚕娘蚕农们2人一个组合,一字排开,用双手将稻草搓成草绳,接着将草绳在蚕网架子上依照顺序打成“小方格”,每1个小方格的交错点打上1个结,打满所有的小方格交错点,一张蚕网需要用草绳73米左右,整张蚕网需打结121个左右。选手们搓绳,织网,一个个神情自若,双手灵动。经过50分钟紧张角逐,博儒桥村、联民村两个代表队获得一等奖。
活动引起了在场观看者的兴趣,很多观看的年轻人、游客也纷纷学起了搓绳织网。让大家想不到的是这看起来简单的搓绳到了自己的手里却很难成功,不是稻草掉了,就是没有搓好,刚编了一会儿,手就开始疼了,手心火辣辣的,织网就更不用说了,感觉完全手都不好使了。蚕俗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江南桑蚕经济的典型代表,也是周王庙镇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 当前乡村旅游全面兴起,并从观光迈向休闲、度假和体验,此次活动也深得大家的喜欢。
周王庙镇一直以来十分充分重视蚕俗活动,以此吸引江浙沪游客,充分开发蚕俗文化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大力弘扬乡土特色文化。本次活动让让群众记得住乡愁,有效提高了社会公众对蚕俗文化乃至对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程度和保护意识,实现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周王庙社教中心 徐小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