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文明新风,深化文明新风尚,营造全民学礼、懂礼、行礼的浓厚氛围,5月1日,梨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绕“浙风十礼”主题精心策划了“立夏闹民俗·礼润梨园人”系列活动,通过亲子实践、关心助老、鼓励垃圾分类等丰富内容,以沉浸式学习、互动交流的方式,引导青少年养成“知礼”“悟礼”“明礼”“行礼”的美好品德,提升家庭文明素养,陶冶个性情操,争做海宁文明人。
一、立夏尝鲜野米饭。立夏时节,芳草绿、菜花黄,万物繁茂,瓜果蔬菜渐丰。一大早,孩子们手提竹篮子,挨家挨户地讨要生米、豌豆、玉米等食材。不一会儿,大伙儿的竹篮里都装得满满当当。据村里老人说,这种习俗已传承上百年,将讨来的食材汇在一起,煮成野米饭,让孩子吃下,这样孩子就可受到“百家”的庇护,身体强壮。吃“百家饭”的风俗,不仅体现了邻里那种朴素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美德,营造了纯洁友善、和谐淳朴的民风,更发扬了中国良好的传统民俗文化。
二、体味劳动,环保文明。“光盘行动”引领文明实践新风尚。在品尝“立夏饭”的同时,志愿者还向大家提倡“吃多少盛多少”,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尽尝美味之余,亲子们也不忘打扫“战场”,志愿者一边为大家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一边引导大家正确分类。孩子们还以此场景创作了垃圾分类宣传创意画,共同记录志愿最美瞬间,引领社会新风尚,践行文明健康新生活。
三、品味立夏习俗。立夏的乡村,流行着一种特立独行的立夏过节习俗,主角就是“立夏糕”。现场,志愿者不仅向大家介绍了吃“立夏糕”的由来,还详细讲述了制作方法。随后,大家便开始动手制作,经过3小时的精雕细琢,300多个“立夏糕”美味出炉。
当天的梨园村家宴中心正逢喜宴,志愿者带领亲子家庭来到大厅,将做好的“立夏糕”分发给村民品尝。“这‘立夏糕’上面还有字呢,我这个是‘学有礼’。”“我的是‘公筷公勺’,宣传的是‘移风易俗’。”接过“立夏糕”,村民们乐呵呵地讨论着,现场一片欢声笑语,小小的“立夏糕”给大家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
除了“立夏糕”,当天的“人气王”环节当属“捏立夏狗”了。孩子们三五成群,一起创作,小狗的模样也是多种多样,趴着的,站着,歪着脑袋的……一个个憨态可掬。长辈们说,吃了“立夏狗”的孩子,能像小狗一样活泼、强壮,不易得病。
四、孝老爱亲,代代相传。活动当天,志愿者和亲子家庭自发来到村里高龄老年人家中,老将承载满满暖意的“立夏饭”、“立夏糕”亲手送至老人们手中,让老人们感 受到立夏节气的氛围。“虽然我们送出去的是一碗小小的‘立夏饭’、一盒小小的‘立夏糕’,不值几个钱,但是传递出来的浓浓暖意,表达的爱老、敬老、孝老之风,却能渊源流长,代代相传。”梨园村志愿者陈琴霞说道。
(袁花社教中心 金鑫浩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