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桥街道新场社区新场花苑5区65号院前,满眼绿色将马路上的喧嚣隔绝在外,走近细看,充满文艺气息的月洞门,各式大小不一的绿植盆景……令每一个看到如此多样景色的人都忍不住赞叹一句“别有洞天”。
5月7日上午,由马桥街道成校和马桥街道农业农村办联合举办的海宁园丁--庭院园艺布景培训班来到这里开设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园艺课。
庭院要想打理的优美,那么必须在整洁、干净的基础上做出创意和特色来,这时各种素材的利用就十分关键了。
脆皮金桔树的养护重在牵插、盆栽摆放应注意大小的层次性、杂草修剪要避免暴露泥土、庭院内可适当摆放观赏桌椅……现场,来自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的园林老师朱月峰时而弯腰、时而蹲下,一手拿着剪刀,一手摆弄绿植,向学员展示园艺修剪机巧。
“培训内容贴近生活,可学可用,让我对自家院子里的绿植养护和整体的园艺风格布局有了新的灵感,真的很实用。”不到40岁,笑起来眼睛弯成一条线的周玲利是这个院子的主人。
30余种盆栽的栽种,50多盆盆景的设计组合,一个家门口的小型花园……很难相信,这些都是由周玲利一手完成的。周玲利告诉记者,2017年刚搬进新农村集聚小区时,总觉得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是“冷冰冰”的水泥地,缺少一些生活本该拥有的活力与美好。于是她转而做起了园艺种植养护,寄托自己的“绿色”情结。
在周玲利看来,园艺种植养护是需要时时琢磨,多动脑筋的。“夏天由于室温高,对绿植的浇水需要在晚上8点后进行,避免水蒸气对绿植的伤害;朱顶红虽然经济价值高,但是养护起来却并不费力”,聊起自己的“养护经”,周玲利可以滔滔不绝,而这一切得益于马桥成校的园艺布景培训课。
每周上一次课,一学期32课时,三年下来,周玲利从没有缺席任何一堂课。从最初的家庭养花种花知识到如今的园艺布景,庭院设计,如今周玲利已经是“花友圈”里的行家里手。每到周末,都有不少邻里街坊、园艺爱好者来向她讨教养护经验。
“就拿这盆不起眼的小月季花来说,从我院子里牵插出去的月季已经不下100多盆了”周玲利笑着说。
园艺养护、布景是打开美好生活的最简单方式。据了解,近年来,马桥街道深入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连续三年开设农村实用人才——海宁园丁庭院园艺布景培训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新农村建设人才队伍,不断提高优美庭院建设水平,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此前我们的园艺培训班现场教学多侧重于参观学习,今天是我们首次把课堂搬进学员家里,就地取材,激发学员参与的积极性,把自家门前这方小小的天地打造得更清新、质朴、自然。”马桥街道成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马桥社教中心 董浩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