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这个鸡蛋皮是易腐垃圾,要放进绿色垃圾桶里”、“蛋糕吃完这个蛋糕托不能再用了,要丢进其他垃圾桶里”……你一言,我一语,这边好热闹!5月7日,为精细化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硖石街道南关厢社区学校联合硖石街道益创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民以食为天”的垃圾分类“四点半”课堂,有美味更有知识。
这场垃圾分类“四点半”课堂很暖心,学员都是来自困难家庭的弱势群体。活动前期,志愿者引导家长带动孩子学垃圾分类知识,“你学我学”赶学比超,增强垃圾分类意识。
制作美味蛋糕时,志愿者贯穿着垃圾分类知识点的讲解,“做蛋糕,还需要放入鲜奶,鲜奶用完后呢,鲜奶空瓶我们洗一洗,就成了可回收物,还可以卖钱哦”,“小手油了,擦擦手,用好的纸巾放进灰色的其他垃圾桶里哈”,寓教于乐,让制作美味更有“料”,更文明!
弱势群体是参与社会、家庭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一员和力量,增强弱势群体垃圾分类意识是精细化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社区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联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微治理,用社工专业知识带动‘大手牵小手’不仅能激发特殊群体垃圾分类内生动力,还能拉近邻里关系,是增强全体居民垃圾分类实践能力的有效探索途径。”
(硖石社教中心 苏红飞 供稿)